位于钱塘江下游杭州段的慈溪(杭州)飞地,作为浙江省“科创飞地”模式的重要标杆,由慈溪市政府联合网新科创集团共同打造,运营八年来已发展成为集异地研发、孵化加速、招商引智和区域协作为一体的跨区域创新平台。而常山县作为钱塘江上游的重要节点,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阶段,此次主动顺流而下、奔赴杭州,不仅体现出其虚心学习、主动求变的开放姿态,更折射出上游地区对接下游创新高地、借势借力实现跨越发展的迫切愿望。
下午,鲁敏副县长一行与飞地运营团队来到拥有鲜明慈溪标识的飞地会议室,双方围绕飞地建设模式、政策支持体系、企业培育机制等话题展开座谈交流。运营团队重点分享了其协同入驻飞地的浙江工业大学慈溪创新设计研究院,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具体机制,以及通过“网新创新联合体”模式,整合跨区域资源、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创造出异地产业升级的特色“慈溪案例”。
区别于传统产业转移中资源由高向低流动的“产业飞地”,慈溪(杭州)飞地代表的“科创飞地”模式,由县域主动出击,在中心城市搭建平台,吸引人才、技术、项目等创新要素集聚孵化,最终实现“研发在杭州、生产在慈溪”“创意在飞地、产业化在本地”的协同效果。这一模式不仅有效利用了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也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